中國教育報-中國教育新聞網訊(記者 歐媚)6月28日,由北京地理學會、北京市海淀區青少年活動管理中心主辦的“地理與環境”創新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在清華大學啟動。該計劃旨在發現和培養一批思想品德、專業能力、科研精神兼備的高素質青少年地理與環境人才。
當前,全球數字化發展日益加快,時空信息、定位導航服務成為重要的新型基礎設施,亟需一大批地理信息領域的高層次人才。該計劃聯結大、中、小學資源和不同學科專業團體組成工作室,通過開展地理考察、生態環境保護、天文觀測、水利研究等系列活動,探索科學合理的“地理與環境”創新人才培養模式。
該計劃現有4個工作室,分別為數字地球與空間信息技術教育工作室、水圈科學與環境教育工作室、地質歷史與地貌演化教育工作室、地理與人文素養教育工作室。
該計劃全年將開展六項活動,即北京市“地球與環境”創意挑戰活動、“地球與環境”創新人才培養計劃、“大師面對面”“天下行、行天下”、校園嘉年華、“地理與環境”俱樂部。通過多項活動,熱愛地理與環境的中小學生走近自然、走進高校,在地球科學領域科學家、名師指導下參加科學研究、學術研討和科研實踐,激發科學興趣,提高創新能力。
該計劃戰略委員會包括中華環保聯合會、教育部教育技術與資源發展中心、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、北京師范大學、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等單位。北京市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、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等15所參加該計劃的中小學校獲頒工作室聯盟證書。
工信部備案號:京ICP備05071141號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
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competior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